端午節的來源是什么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是什么
端午節由來與傳說
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,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
端午節(別稱:端陽節、重午節、龍舟節、龍日節、正陽節、浴蘭節、天中節,英文名:Dragon Boat Festival)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,日期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與春節、清明節、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
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的節日,后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,也有紀念伍子胥、曹娥以及介子推等說法。
端午節的傳說由來
端午的由來,眾說紛紜,有“屈原說”、“伍子胥說”、“曹娥說”等,但“屈原說”最受認同。
紀念屈原
屈原(約前342—前278),名正則,字靈均,一名平,字原。出生于戰國末期楚國丹陽(今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),他是中國最早的大詩人之一。公元前278年秦國將領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都城郢都,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,心如刀割,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,于五月五日,在寫下了絕筆作《懷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羅江自盡,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。屈原死后,楚國百姓哀痛異常,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,就有了端午龍舟競渡、吃粽子的風俗。
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為報殺父兄之仇,助吳伐楚,五戰五勝攻下楚都。其后,越國也大敗,越王勾踐請和,吳王夫差許之。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,夫差不聽。吳國太宰伯嚭受越國賄賂進讒言誣陷伍子胥,夫差相信了讒言,賜伍子胥自盡。伍子胥便對鄰舍人說:“我死后,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,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”,便自刎而死。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。
紀念伍子胥
當我對所有事情都厭倦的時候,我就會想到你,想到你在世界某個地方生活著、存在著,我就愿意去承受一切。你的存在對我很重要?!睹绹隆?/p>
紀念孝女曹娥
曹娥是東漢上虞人,父親溺于江中,數日不見尸體,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,晝夜沿江號哭。過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,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。
惡日說
在先秦時代,普遍認為五月是毒月,五日是惡日,相傳這天邪佞當道,五毒并出。直至民國初期,社會上扔有“躲端午”的習俗。端午節的另一類民俗活動,就是為了驅災辟邪的目的而發展起來的。
與夏季時令相關說
有學者考證,端午的起源、形成與夏季的時令有著密切的關系。1983年,劉德謙先生在《端午始源有一說》中,認為端午來自夏、商、周時期的夏至。他援引隨時風物名著《歲華紀而》對端午的第一個解釋:“日葉正陽,時當中夏?!奔炊宋绻澱窍募局?,故端午節又可稱為“天中節”。
端午節習俗
端午節的習俗雖然多種多樣,但是大致可以分為兩類。一類是驅災,也就是祛毒除惡、辟邪驅鬼;另一類就是祭祀,由龍圖騰的祭祀,轉而為具體歷史人物的祭祀。
賽龍舟
傳說屈原死后,楚國百姓哀慟,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。漁夫們劃起船只,在江上來回尋找他的真身。如今,端午節前后幾天,大江南北都要“賽龍舟”。賽龍舟又稱龍舟競渡,在中國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,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吃粽子
屈原投江后,楚國人沿江苦尋屈原蹤影,又害怕江魚吃掉屈原,便用竹筒裝米,投江祭奠,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粽子--筒粽的由來。由此風習相傳,人們為緬懷屈原,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便以粽子投江。
掛艾草
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,來源亦久?!肚G楚歲時記》:“采艾以為人,懸門戶上,以禳毒氣?!边@是由于艾草是藥用植物,既可制艾絨治病、灸穴,又可驅蟲。五月艾草含艾油最多,此時正值生長旺期,所以功效最好,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。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,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,人們用它來驅病、防蚊、辟邪。
栓五色絲線
栓五色絲線
應劭《風俗通》記載:“五月五日,以五彩絲彩系臂,名長命縷,一名續命縷,一名辟兵繒,一名五色縷,一名朱索,辟兵及鬼,命人不病瘟”。中國古代崇拜五色,以五色為吉祥色。因而,節日清晨,各家大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、腳腕、脖子上拴五色絲線。系線時,禁忌兒童開口說話。五色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,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,拋到河里。據說,帶五彩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;扔到河里,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、疾病沖走,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。
點雄黃酒
雄黃也是一種藥材,據說能殺百毒。所以在端午節時,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,在小孩的耳朵、鼻子、腦門、手腕、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,據說,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、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蜘蛛等不上身。
掛鐘馗像
鐘馗捉鬼,是端午節習俗。在江淮地區,家家都懸鐘馗像,用以鎮宅驅邪。唐明皇開元,自驪山講武回宮,瘧疾大發,夢見二鬼,一大一小,小鬼穿大紅無襠褲,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,繞殿而跑。大鬼則穿藍袍戴帽,捉住小鬼,挖掉其眼睛,一口吞下。明皇喝問,大鬼奏曰:臣下鐘馗,即武舉不第,愿為陛下除妖魔。明皇醒后,瘧疾痊愈,于是令畫工吳道子,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捉鬼之畫像,通令天下于端午時,一律張貼,以驅邪魔。
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,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、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,在這個節日中,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。自古以來,每逢此時,人們載歌載舞,表達祝福。端午節來臨,我們同樣要以各種方式表達祝福與敬意,祈愿祖國繁榮富強、社會和諧穩定、人民安居樂業。
相關問答
-
關于端午節的優美句子 屈原名句合集
傳說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跳汨羅江自盡,后人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,這一天,民間有賽龍舟、吃粽子、喝雄黃酒、門上掛菖蒲等習
閱讀更多 -
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演講稿 關于民族精神的演講
在歷史的長河中,仁人志士層出不窮,中華美德,熠熠生輝,民族精神時代傳承。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,愛好和平,勤勞勇敢
閱讀更多 -
企業文化包括哪六個內容 企業文化核心內容解讀
企業文化核心內容是企業的愿景、使命和價值觀。從這個維度上來說,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,是企業品牌的精髓,企業品牌是企業文化的外在
閱讀更多 -
企業文化勵志標語經典口號 5句企業文化激勵標語
那些一直在一步步往前走的人,終會擁有想要的人生。所有看似輕而易舉的背后,都是竭盡全力的付出。生活中,沒有哪一種成功是毫不費力的
閱讀更多 -
梅花寓意代表什么意思 梅花寓意中的美好文化內涵
梅花在每年的寒冬毅然綻放,迎風傲雪,展示屬于自己的色彩,鐵骨錚錚。梅花普遍認為代表著忠貞不二,是君子的象征,這也是為什么人們把梅花
閱讀更多 -
漢樂府名詞解釋分類 中華文化漢樂府知識點
指漢代的樂府詩。至今保存的漢樂府民歌有五六十首,大都真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,表現出純真質樸的思想感情,并由此形成反映
閱讀更多
最新問答
-
南京醫科大學是211還是985 南京醫科大學怎么樣
2023-03-20 -
復試時間一般什么時候 考研復試時間一般是幾月份
2023-03-20 -
影視制作專業是學什么的 影視制作專業的發展
2023-03-20 -
純粹的211大學排名 211高校最新排名出爐
2023-03-20 -
長春科技學院學費是多少 吉林省本科院校學費最全匯總?
2023-03-20 -
廈大考研專業有哪些 廈門大學招生情況分數線和錄取數據
2023-03-20 -
四川中醫藥高等??茖W校統一身份 官方發文推進專升本
2023-03-20 -
2022年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招生網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招生章程
2023-03-20 -
2015 USNEWS全球大學100強 全球排行榜大公布
2023-03-20 -
華僑大學雙一流悲劇 華僑大學入選雙一流院校了嗎
2023-03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