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市創建“國家森林城市”紀實
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,承德大地層林盡染、果香四溢。10月10日,致力于建設生態強市的承德再添“綠色殊榮”,被授予“國家森林城市”榮譽稱號。近年來,承德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,舉全市之力創建“國家森林城市”,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取得顯著成效。
以塞罕壩精神鼓舞、引領、推進“國家森林城市”創建
“十一”過后,氣溫驟降,位于承德壩上地區的塞罕壩機械林場也迎來了首場降雪。尚未褪去的斑斕秋色和皚皚白雪,將百萬畝林海裝扮成童話世界。每至這個季節,都是堅守在海拔1900多米“望海樓”里的劉軍夫婦,最緊張忙碌的日子。
“9月15日以后就進入防火期,每15分鐘就要向指揮中心匯報一次監測情況。”劉軍說,三代塞罕壩務林人奮斗半個世紀種下的這片林子,每個林場職工都會像守護生命一樣守護它們。“盡管沒有發生過一次火災,盡管紅外監控等高科技設備陸續投入使用,但我們仍不敢掉以輕心。”
和劉軍夫婦一樣,每年防火期,為了保障每一片森林的安全,承德5萬名防火隊員,都會一刻不離地堅守在山林間。
承德牢固樹立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理念,堅持用塞罕壩精神鼓舞、引領、推進“國家森林城市”創建。始終牢記使命,堅決擔負起水源涵養、生態支撐的重要政治責任,把“國家森林城市”創建作為關鍵抓手;堅持艱苦創業,緊緊圍繞脫貧摘帽、全面小康戰略目標,通過實施“國家森林城市”創建,推動綠色創業,實現生態富民;促進綠色發展,把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,形成轉型升級、跨越提升的有力支撐。
承德堅持把“國家森林城市”創建,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,狠抓工作落實。自2014年以來,全市有林地面積增加到3417萬畝,森林覆蓋率由55.8%提高到57.67%,均位居華北首位,形成了青山環繞、林城相彰、林水相依、林路相襯、林居相宜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。
八大工程為創建“國家森林城市”提供有力支撐
家住承德市區武烈河畔的王曉杰,只要有空,就會登山健身。“承德是山城,可利用的空間較少。”王曉杰說,過去,由于缺少休閑健身場所,避暑山莊就成了市民休閑健身的場所,如此一來,大大影響了山莊的景區環境。
平地少,就向植被茂盛的山地要空間。近年來,承德市本著500米見園的原則,為市民打造休閑活動場所。他們在主城區利用自然山體建設了佟山、羅漢山、九華山等19處山地休閑公園,日均前去鍛煉的市民超過1萬人。
除此之外,為推進“國家森林城市”創建,承德還大力實施了八大工程。
深入實施“城鄉增綠”工程,突出“三個轉變”,即從注重平面栽植向立體綠化轉變、從注重美化效果向美化和生態功能兼顧轉變、從注重城區綠化美化向構建城鄉一體生態系統轉變,全市新增綠地面積1084.2公頃,綠化美化村莊2493個。
深入實施“荒山綠化”工程,突出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,全力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、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態項目,3年累計造林119萬畝。
深入實施“兩園一區”建設工程,2014年以來,承德新建國家級濕地公園3個、省級濕地公園14個。目前,全市共有省級以上濕地公園20個,濕地面積5.79萬公頃;自然保護區10處,總面積448萬畝。去年,生態旅游總收入達到506.6億元。
深入實施“經濟林產業”工程,大力推進林上、林中、林下立體式經營,已建成板栗、蘋果、山楂等八大經濟林基地,面積954萬畝。
深入實施“生態廊道”建設工程,堅持重要路線特色化、路域景觀自然化、公路綠化功能化,打造具有承德特色的節點景觀路、效益生態路。3年建設道路綠化廊道4679公里,建設河流綠化廊道789公里。
深入實施“礦山復綠”工程,全面開展礦山綜合整治,在去年成功實施礦山企業“雙百行動”的基礎上,今年深入實施礦山企業“三個一百”專項行動,整治面積1210公頃,礦山植樹2485萬株。
深入實施“強基護綠”工程,加強林業執法力度,全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火、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。僅森林防火,承德每年就投入資金3.5億元,確保全市1201萬畝天然林和1396萬畝公益林絕對安全。
深入實施“森林質量”提升工程,3年實施中幼林撫育工程103.8萬畝;列入全國首批改革試點的21個國有林場全部完成改革任務;與北京合作開展了國內第一筆跨區域碳排放交易,完成碳匯交易6.9萬噸、收益254萬元。
承德委托中科院編制了全市《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》,資產總額19.4萬億元,其中森林資源8.2萬億元,成為全國首個公開自然資源資產的地級市,為進一步壓實生態保護責任,創建“國家森林城市”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強化組織推動、狠抓工作落實,成功創建“國家森林城市”
“歷經3年4個月的創建。承德市榮獲‘國家森林城市’。喜悅!激動!感謝!感謝所有承德人的辛勤付出和努力!”獲得“國家森林城市”稱號當天晚上,一直參與創建工作的市林業局工作人員楊印聰,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轉發了自己的激動之情。
創建“國家森林城市”,既是一項基礎工程,也是一項系統工程。在這一過程中,承德全市上下通力協作、強力攻堅。強化組織領導,成立了由市委書記、市長雙掛帥的五城聯創指揮部,下設領導小組,出臺考核辦法,將創建“國家森林城市”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年度考核,市政府與縣(市、區)簽訂責任書,層層壓實責任。
強化規劃引領。委托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編制了《全市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》,充分發揮承德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自然生態優勢,著力構建以“一心二環三帶十核百區”為骨架的城鄉一體布局框架體系。
強化政策保障。出臺了《關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決定》等一系列文件,推動形成“政府主導、市場運作、社會參與”的投入保障機制,3年籌資70.57億元,有效保障了各項工作順利推進。
強化全民參與。通過全民義務植樹、推廣市樹市花、培樹綠化典型、保護古樹名木、開展主題宣傳等一系列活動,形成了“人人關心、人人支持、人人參與、共建共享”的創建氛圍。
“這次榮獲‘國家森林城市’稱號,對承德來講,既是鼓勵,也是鞭策。我們將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,全面推進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,加快建設生態強市、魅力承德。”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說。